“新真语文”教学大纲(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)

2186-03-28 15:14:51


    “新真语文”教育理念,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有全新的认识,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有全新的设计,在教学方法上有全新的创造性的改革。“新真语文”是全新的、真正的语文。全方位的改革,必将开创语文教育全新的天地。

 

一、“新真语文”教育理念

教育的本质是教做人教做事,语文教育的本质也是教做人教做事。

四书五经,诸子百家,二十五史,古今中外典籍,就是两大主题:怎么做人?怎么做事?读书,主要是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,获得做人做事的经验;写作,就是谈怎样做人,怎样做事。

(一)课程性质

语文是一门通过大量阅读文章典籍和系统的写作训练,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,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、思维品质、审美品质和学习品质等综合人文素养,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学科。

语文这个概念有两个不同层面的内涵:就本体概念而言,语文就是“语言文章”,用口头语言说出来的是口头文章,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是书面文章。学校的语文教育应以“用书面语言”写出来的“书面文章”为主。就学科性质而言,“语文”也不能用“工具”来表述。“语文”不等于“语言”,可以说语言是工具,不能说语文是工具。用“口头为语,书面为文”来解释语文是不全面的,把语文学科定位于学习语言(听说读写)也是不全面的。

(二)课程任务

1.育人为本,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、思维品质、审美品质和学习品质。

2.读写结合,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。

二、“新真语文”课程体系

(一)教材体系

1.诵读课本(按学期分册编写,新编启蒙读本,精编古今中外经典诗文,强调朗诵和背诵。)

2.导读课本(按学期分册编写,精选古今中外童话经典和文学经典中的章节,用以导读原著。)

3.写作课本(《词句导引作文训练教程》和《章法导引作文训练教程》)

4.语基课本(《新说文解字》、《小学书法教程》、《汉语拼音方案》、《汉语语法常识》、《常用修辞常识》、《中国传统文化常识》

(二)课程设置

1.    1——3年级

1)阅读:诵读韵文60篇,不少于10000字。

2)导读:童话经典6部。(阅读量不少于90万字)

3)写作:自主作文30篇,课堂作文20篇。(写作量不少于20000字)

3)语基:学习《新说文解字》、《小学书法教程》

2.    4——6年级:

1)阅读:诵读经典诗文60篇,(阅读量不少于30000字)

2)导读经典名著9部。

3)写作:自主作文30篇,课堂作文20篇。(写作量不少于50000字)

3)语基:学习《汉语拼音方案》《新说文解字》、《小学书法教程》

2.    7——9年级:

1)阅读:诵读经典诗文60篇,

2)导读经典名著12部。(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)

3)写作:自主作文30篇,课堂作文20篇。(写作量不少于30000字)

3)语基:学习《汉语语法常识》、《常用修辞常识》、《初中书法教程》、《中国传统文化常识》

三、教法建议

    纵观天下文章,无论诗词曲赋,还是散文小说,无论是记叙文、说理文,还是科学类文章,都离不开三大要素,那就是:主旨,思路,语言。

任何一篇文章,都有一个主旨,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。

任何文章,都离不开思路,对内在而言,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思维流程,对外在而言,就是文章的章法结构。

所谓语言,指的是写文章时所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。

阅读和写作,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。

阅读,就要明确主旨,理清思路,品味语言。

写作,就要确立主旨,理清思路,锤炼语言。

语文学习,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的。如下图所示:
   blob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一)阅读教学

语文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阅读能力,要会读书,读得懂,读得快。

读书要讲究方法,最重要的读书方法有四种,也就是 “四读法”:速读法,诵读法,品读法,研读法。

1.速读法,就是一目十行地读。速读的目的是快速把握文章主旨,整体把握文章思路。速读时不能出声,要求专注力超强,专注力越强读得越快。速读法是人一辈子用得最多的阅读方法,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。

2.诵读法,就是朗诵和背诵。朗诵就是大声地读书,读出感情,只有正确地朗诵,才能准确地理解文句的意思。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”说的是“读”而不是“看”。经典的文章和精炼的文句要背诵下来,终生有用。(现在学校里很少听得到朗朗的读书声了。)

3.品读法,就是品味语言的妙处,为的是准确而深刻地领会语言所表达的意思。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,只有仔细品味,才能真正理解。

4.研读法,就是延伸阅读,重要的是对主旨的进一步理解,并能联系现实。其次是从章法和语言上总结可借鉴的地方。

 阅读训练,就要围绕三大要素,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,运用四读法来阅读,通过系统的训练,使我们读得懂,读得快,快速而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。

如下图所示:

 blob.png


 

 

 (二)写作教学

A.“词句导引作文训练法”(小学)

  (1)“三大要素”和“三大块”

写文章好比是做房子。

做房子,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:

为什么要做这个房子?

做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?

用什么样的材料和技术来做这个房子?

写文章,首先也要考虑三个问题:

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?

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?

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?

这就是文章的三大要素:主旨、结构、语言。

所谓“结构”,也就是文章的样式。

    一般说来,文章的基本样式就是“三大块”:————尾”。

古人所说的凤头、猪肚、 豹尾 ,就是讲的文章的基本结构,西方的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《诗学》一书中也是这样描述文章结构的。这是最基本的、最简单的结构。

    学做房子,是先从做最简单的房子学起,循序渐进,从简单到复杂,一步一步地学,功到自然成,就是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也会做了;学写文章,也是从最简单的样式学起,循序渐进,从简单到复杂,一步一步地学,就是宏篇臣著也能写出来了。

2)做人、做事和做文章

做人做事做文章,是一个道理,要明白做人、做事和做文章的关系,明白做人、做事和做文章的道理。

    学做文章,首先要学做人。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,所谓“人如其人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人做不好,文章也做不好,人做好了,才能写出好文章。

    写文章就是谈怎么做人,谈怎么做事。

3)词句导引作文——文章描红

     人类的一切技能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。写文章也是一种技能,就如同写字、绘画一样。就说写字吧,首先要从描红临帖开始,一笔一划地模仿。再说画画吧,也是先照着画谱一笔一画地临摹。那么写文章呢,也可以从描红临摹开始,从模仿开始。先写正楷,再学行书、草书。

“词句导引作文训练法”,就是从文章描红、文章临摹开始,从写正楷字开始然后再写行书、草书。通过系统的训练,一步一步地学习和提高写文章的技能,出口成章,下笔成文。

 

B. “章法导引作文训练法” (初中)

1)为文如造屋

    建一个房子,首先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:为什么要做这个房子?造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?用什么样的材料和什么样的工艺来建造和装修这个房子?写一篇文章,首先也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: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?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,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来写这篇文章?这三个问题就涉及文章的三大要素:主旨、思路、语言。

    有些学生写文章,主旨不明,提笔就写,写了第一段,不知第二段该写什么,信笔写来,不讲求文采,结果是形神俱散,杂乱无章,语言苍白。这就如同建房子,既不管房子的用途,也没有预先设计蓝图,既不知建一个什么样式的房子,也不知要建几层,建多高,只管下脚砌墙,砌多高算多高,感觉不高就再加一层。再笨拙的建筑师也不会这样“造屋”,然而,我们不少学生就是这样“为文”。

2)什么是章法?

古人说过,初学为文,须从练“格”始。所谓“格”,就是章法。

古人写文章,讲究“意格俱佳”(沈德潜语),意即主旨,格就是章法。章法亦称结构。

章法从何而来?

字有字法,句有句法,章有章法。——金圣叹

文无定法,文成法立。定体则无,大体则有。——王若虚

章法,就是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,就是文章的结构样式。房子有房子的结构样式,文章也有文章的结构样式。

章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不是地上冒出来的,也不是凭空生造的。章法是人的思维规律决定的。“文成法立”,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,是我们学习章法的典范。

思维有思维模型,章法有章法模型。

人的思维是活的,章法也是活的。

   

2)六大思维模型和六大章法

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思维成熟发展的高峰期,因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,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。章法训练,实质上就是思维训练。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会思考,学会思维,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。章法是由思维决定的,人的六大思维模型决定了文章的六大基本章法。

 

 

 

 blob.png

 

      (三)语基教学

小学阶段学习了《新说文解字》、《小学书法教程》、《汉语拼音方案》;初中阶段学习《汉语语法》、《常用修辞》、《初中书法教程》。

 《书法教程》的教学,从描红临摹开始,注意书写姿势,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,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。 小学阶段以楷书为主,初中可加入行书和草书。

新说文解字》的教学,使学生了解文字的字音、字形、字义,能正确认读、书写和理解。初步了解六书,初步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,了解不同的字体。学会使用字典,至少学会一种电脑文字输入法。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,从而热爱中华文化。

《汉语拼音方案》的教学集中在小学三年级进行。

《汉语语法》的教学,重在培养学生能正确规范地运用汉语的能力。对语法基础知识,不作繁复的分析,只作精要的讲解。

《常用修辞》的教学,使学生掌握常用修辞格的特点,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。精讲多练,重在运用。

《中国传统文化常识》的教学,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,增强民族自信,文化自信,从而热爱和宏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四、评价建议

(一)教学评价的目的,主要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,其次是总结学与教的得失。

(二)阅读教学的评价应以“读得懂、读得快”为标准,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快速地明确主旨和理清思路,正确地品味语言。写作教学的评价应以“写得好、写得快”为标准,主要看学生的文章主旨是否明确,思路是否清晰,语言是否准确、连贯、得体、生动而有感染力。

(三)通过有效的方式考查学生的人格品质、思维品质、审美品质和学习品质。

(四)评价方式:可采取面试、笔试、讨论会、朗诵会、演讲会等方式。

 

五、课本目录(另附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胡国华

2013年11月11日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“语文”究竟是什么?

在线咨询